首頁 > 娛樂 / 內容
20) 旅行團-《似近似遠》《似你似我》
「我已沒機會 活到下世紀」
好聽、穩定、高產,是很適合旅行團的描述。《似近似遠》里講宏觀,《你沒有名字》《紅色的河》可近可遠,對旅行團是比較新的嘗試;《似你似我》里講個體,親情、愛情、友情,是旅行團比較順手的主題。印象深刻的有,《溫柔的代價》里博譞的西塔琴,《阿奶》里的娓娓道來。
樂夏的樂隊們,刺蝟樂隊發了《赤子白仙》,是老味道,但尬詞成倍增加;面孔發了同名專輯,風格飄忽不定;九連真人發了《阿民》,混音不搭,經紀團隊飽受爭議。相比之下,Click#15的《感官瘋客》遭遇了真正的滑鐵盧,以及楊策出走……
但,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19) 塑料-《新世界》
「我們不要再重複過去」
新世界,新樂隊,老朋克。
Punk確實never die,總有人操起樂器搞這種簡單的音樂,用最傳統的三大件來簡陋地表達最激烈的情緒。
老主題和老牢騷也聽出繭子了。但能精確復原那種「復古」,也還是值得一聽。
18) SMZB-《東方往事》
「老槍的聲音還在迴響」
舊世界,老樂隊,老朋克。
沒什麼新東西,但那股勁兒已經玩透了,風笛中的凱爾特朋克,本來應該成為挺流行的音樂。不過這張專輯,一半歌聽不了。
17) 臥軌的火車-《大陸》
「靜默就這樣變成你的姿勢」
比起暈蓋和海豚踢,是並不悅耳舒暢的迷幻,可能《另一座山》是裡面大眾接受度最高的。應該想表達很多,看歌詞又猜不出來。
16) 致命搖籃死-《斷線指令》
「Modern People Hate Old Psychedelic Song」
迷幻噪音集,引用兩句專輯介紹,裡面還找到一些歷史感——
「其實這張專輯早在2012年就錄好了,但因為當時錄製的版本太過精細一直在猶豫。」
「在這些不和諧的音符與衝突之中,我們能聽到過去十年北京音樂場景中的光怪陸離。」
15) Howie Lee-《某種武器》
「……」
舒暢清爽,東西之間光怪陸離。
開個玩笑:建議歸類為國風,以正視聽。
14) 惘聞-《十萬個為什麼》
「……」
好聽、穩定、高產,同樣是適合惘聞的描述。不過「後搖」這些年的境遇似乎不如往常,除了少有佳作,樂隊們火了,連夢泡盯鞋都火過了,後搖的浪尖風口似乎過去了。
好聽,可能也不太適合惘聞了。後搖的更多可能性在哪裡?還能表達哪些主題?兩年一張專輯的惘聞早已經不會是《污水塘》那樣最傳統的催淚後搖,母宇宙、烏托邦、最後旅程、歲月鴻溝……曲如其名,這些歌裡帶出來的聲響,也不再是少年愁,不再是單純的悅耳。
18年《看不見的城市》把目光收回了大連,但這次的《十萬個為什麼》又變成了無命題作文,或者是階段作品集。鍛高潭是種日本燒酒,一起醉忘川。
沒有太多驚喜。但對於惘聞這種段位的樂隊來說,沒有驚嚇,就是最大的驚喜。
另外,後搖樂隊有底氣連續出付費數字專輯,也是影響力的側面證明。
13) 吳彤-《極》
「……」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從藝術造詣上,到通俗意義上;從音樂探索上,到文化傳承上;從不同的維度上看吳彤的這張專輯,都有值得挖掘的獨一份。
裡面的每首曲目也能得到不同的感受,開場曲《極》里和趙衛等人的合作激盪開場,然後從不同角度探索笙的可能,包括以笙演奏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最後《蓮花處處生》最大程度上回歸人間煙火。
——「兩屆葛萊美獎獲得者、跨界音樂家吳彤攜全新專輯《極(POLE)》正式回歸,新專輯共收錄8首全新音樂作品,均為吳彤本人全詞曲創作並擔綱製作。」
單看這個介紹,你也許不能馬上對照起,這是輪迴樂隊的主唱,這是《好春光》的作者……這些沒有「兩屆葛萊美獎獲得者」名頭來的大,但能喚醒不同的回憶。吳彤重唱《好春光》了,有一些歲月往事,可見此。
12) RUBUR-《珀耳塞福涅的四季》
「靜默的戲劇 不合時宜 掌聲響起」
很到位的盯鞋,也能見到詞的功力。但是,專輯名和內容文本上,概念起調有點太高了。
11) 荒事樂隊-《壞螺絲》
「沉醉在迷人的玩笑」
「荒蠻故事」,最初來自於14年阿根廷同名黑色幽默電影,6個小故事,離奇詭異裡面透視著人間世事。《壞螺絲》的8首歌,也是8篇獨幕劇,在音樂和敘事者間展開畫面。
如點題的《太空牛仔》來自2018年西雅圖偷飛機的年輕人,《骷髏舞》來自歌德的詩作,《遺落的南境》來自同名科幻作品,更有具象化的電影《湮滅》提供參考畫面,《夢中曲》里「善良」「成功」「驕傲」「罪惡」不同的角色亂舞……
看看太空牛仔墜落的視頻,看看電影《湮滅》里絢麗致命的迷境,再聽聽雙主唱特別是女主唱的聲音指引,重歷幻游。
10) 白象-《如意里》
「我的夜晚才剛剛開始」
可以說這是配樂詩朗誦,但不能否認音樂和詞的戲份是對半分的。
可以說白象低俗,但不能否認即使惡趣味,也是完成度非常高的,或者說邏輯自洽,或者說一以貫之。
而如《午夜飛行》裡面的故事迴環,細品能品出點人生無常,粗品就當個笑話也不錯。
9) 小老虎-《戴上耳機就看見了》
「
是誰給了你這麼大的勇氣
敢在漆黑的房間裡即興
七個小時
你別忘了你還在感冒
聽聽你的聲音
多麼讓人高興
鼻子堵住了
每說一句話,就會缺氧
但如果你可以
成為二十世紀的偉大藝術家
就能改變人們對呼吸的看法
」
8) 海朋森-《成長小說》
「竟然只聽見聲音 消失的聲音」
《春風》的長篇敘事引人入勝,起承轉合間都有新畫面。後續曲目難免有些重複疲勞,密集的加密過的文本亮眼過了編曲(比如回授音一起,就意味著行軍到了險灘),正如陳思江的個人魅力太過亮眼。
這份亮眼也具體體現在專輯封面上,讓人聯想起的不僅是特定的年代——如果和《三體》里的葉文潔聯繫起來,海朋森的表達就不僅僅停留在對舊時代歷史謎語的解讀,而延展回了現實青年的生存體驗,唱一些《我們的歌謠》。
————
「歡,歡迎,歡迎,歡迎你過來!
人類的成就是這裡的一座小土坡!」
————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7) 孤獨的利里-《前夜的乘客》
「這是清退的季節」
最冰冷刺骨刻骨銘心的永遠不在未經歷過的歷史或者未經歷過的科幻中。
而在現實里。
「這是被煙屑凍住的七個冬天
這是清退的季節」
Passenger on the Eve,能讓經歷過的人想起那些「清退」的夜晚,但這些事除了化作一聲當時的感嘆,現在也少有人提起了。回報北漂通常不是夢想,而是敲打後的認命和成熟。
末日情緒始終能在地下室蔓延。隔斷房消失了,但蛋殼公寓還在,不管你面對的是冷血或者吸血,只有地下室永恆。
而孤獨的利里最終提煉出了這些情境之下的感受,付之於冷冽刺耳的噪音和嗓音,這是屬於這一代年輕人的歷史。
6) 寸鐵-《近人可讀》
「好多就此別過的人和名,
爆炸在曾同行的長短程」
從腰樂隊到寸鐵,還真的是個轉身。從「忘了搖滾有問題」的冷笑,長槍收起,只剩寸鐵,到一個一個「近人」的人生感悟。這樣的轉變也給寸鐵帶來了頗多爭議,但也不容否認,這些文本當中,還是浸著血色浪漫,並非溫柔或輕軟了,而是視角重歸個體的生死。
正如我們在2020也經歷過許多「旅途愉快」,和很多有名字或沒名字的「先行者」道別。又如2021年我們也了多場「目擊你剛剛完成這一跳」,在拼多多身上,曾經富士康的故事在上演。
另外的爭議來自於音樂上的簡陋。在腰時代,粗糲可以是自成一體的美感。但對於寸鐵,當表達上作出轉變時,音樂上的轉身並不猛烈,只是恰到好處,少了一份矚目的驚喜。
5) 舌頭-《怎麼能夠說我愛你》
「千瓢食 萬瓢糠 早晚脫不了見閻王」
姜還是老的辣。
老舌頭留給世人的,是「地下之王」的稱號,和一句「搖滾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13年重組之後,舌頭曾經再度在一定視野掀起波瀾。16年初,舌頭經歷了《中國之星》剪輯風波,同時更多人發現——朱小龍不在了。
而時至2020,這時拿出《怎麼能夠說我愛你》的舌頭,有經歷過人員變動。但在這個看似世俗的專輯名之下,每一首歌,卻更能找到舌頭、或者吳吞專屬的猛、准、狠。《殺雞待客》里鈍刀子鋸肉的痛感,貫穿於磨刀霍霍的整張專輯。而這張專輯除了實體,也沒在大陸任何平台上架。
4) 九連真人-《阿民》
「做事,定會翻身」
大家對很多低分電影有個常用評價——「連故事都沒講好」。
九連真人雖然唱的是客家話,但故事講得好了去了。
出、歸、做事、翻身。
專輯名就叫《阿民》,這個主人公是落定的。每個故事幾筆勾勒,很多時候以對話的方式浮現畫面,和他們的音樂一樣簡潔有力。
十二首歌其實各有創作背景,肯定不是為了專門寫「阿民傳」而來,但都放到阿民身上,作為一個成長史也有內在邏輯,作為一張專輯,也有了成型概念,而不是一個鬆散的作品集。與之相伴的掙扎和愁思,是每個同年齡段中青少年能感同身受的。莫欺少年窮,莫欺的不是一個人。唱給阿民聽,也是希望你我的共鳴。
阿民最終選擇了與「六百萬精英」不同的歸鄉路,但唱出了每個六百萬分之一的故事。
這些作品裡其實碰到了多種社會議題:留守兒童、社畜焦慮、校園暴力、生育問題……如果真的去單獨討論社會議題,雖然很有話題性,焦點反倒分散了。
放棄一腳踏入社會議題漩渦,收回來聚焦到議題中的阿民,和阿民的感受上,以個人情感昭示共鳴,是「講好阿民故事,傳播好阿民聲音」的正途。
不過這錄音室專輯的「阿民聲音」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很多人認識九連真人是在樂夏上,兩個主唱的氣場、眼神,喊話互動段落的設計,音響團隊護航,舞檯燈光效果,甚至是剪輯放大的鏡頭。現場感和舞台感也是作品裡的一部分。
九連真人的音樂配器以簡取勝,甚至有些留白,在以上這些元素的襯托下,更顯留白意味。
錄音室專輯版本里只有聲音,有些地方反倒單純是白了。
話說回來,有了一專想二專,二專會有什麼變化呢。萬能青年旅店已經從惆悵少年轉入了中年,少年阿民之後或許還會有中年、老年,談論的話題也會繼續轉變……
慶幸的是,九連真人應該是個很穩定的樂隊,在人員組成和成員個人狀態上,應該不會有太大波動變化,提供了期待未來的客觀條件。
尷尬的是,如這張專輯飽受詬病的縮混問題,還有經紀團隊很多飽受爭議的操作……對於九連真人來說,有團隊可依當然是好事,不過很多人認為——像對這張專輯原有的期待一樣——他們值得更好的。
總體瑕不掩瑜,還是值得推薦。
3) 生祥樂隊-《野蓮出莊》
「離鄉一碗 歸鄉又一碗」
九連真人阿民故事講得好,比起阿成來還是後生,比起《我莊》《圍莊》《野蓮出莊》來還是初級階段。
歌以載道,是一個傳統的初心,是消費社會裡的非主流。
人和食物流浪故事。舌尖上的莊,當然不是講食物,怎麼也得講文化、講人情、講土地,由己及人,描摹世間。
2) 假假條-《法利勝神經》
「春天在哪裡 春天放光明」
從對歷史碎片的戲說,到對當代人生存狀態的調侃,假假條的表達方向沒有變,審美方向也紛亂之中按部就班,但第一張專輯的轟動,觸達的受眾面更廣泛,第二張專輯繼續砸向那一池死水,但不一定再有那種波瀾。假假條仍然是獨一無二的,但更多是小眾的狂歡,和個人自我表達的滿足。
詳見這篇聽後感。其中關於「有病呻吟」這個評價,我認為是,並非言之無物,但言之不一定有用,也不一定能被更多人聽見。從藝術到審美到獨創性,假假條值得被大眾認識,但又不適於大眾。
路到底怎麼走,實踐出真知。具體可以參考,簽完摩登天空的假假條,今年要不要上樂夏。
1) 萬能青年旅店-《冀西南林路行》
「千座山峰化水泥」
接上期個人十首的推薦,最近關於萬青最近寫了三篇……【1】【2】【3】
其中簡單的總結如下:
今年年初,站在2020年回望10年代的華語音樂,萬能青年旅店以10年發行的樂隊同名專輯封神。
沒想到年末,萬能青年旅店《冀西南林路行》問世,至少領跑2020年,恐怕難免領跑20年代。
這張專輯難免要和首專比較,難免要比較兩個方面:藝術性和傳唱度。
或者說,夠不夠資格影響更多人,和能不能影響更多人。
如今答案揭曉,作品上詞曲精進,編制豐滿,前衛且悅耳,更上一層樓。
至於傳唱度,主題立意上,從描繪人心故事,轉向詠物言志,更大眾層面的流傳有限。
《萬能青年旅店》是:矛盾密布的手,沒有潮汐的夢,黑暗的心。心事動人處,老少皆宜。
《冀西南林路行》是:電子荒原觀泥河,太行山林聽驚雷。需要加點思量,才能明白這中年人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看清太行水泥、數字雲煙和人間明暗。
雖然廣度不一定鋪天蓋地,但深度力道未減,未來的影響也會慢慢沉浸開來。
從各種維度上看,萬青當之無愧——包括一個其實非常重要的維度:《冀西南林路行》的線上銷售佳績,像站在能分割世界的橋,在這個流量時代,創造了新的可能,打開了新的期待。
————————
……………………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老熟人,也在產出新專輯。比如,好聽、穩定、高產,同樣可以用來評價汪峰的《2020》。比如,拖延大王張楚終於發了專輯《自信心》,但轉型得難以辨認。比如,郝雲的新專輯《艷陽高照》也很穩很耐聽……但我沒想清楚,要不要把他們放在同一個框架里來討論。
再比如譚維維。印象中她今年有過兩次熱搜,一次是感嘆新專輯宣發困難,一次是新專輯作品的女性議題引發熱議。而如果放到豆瓣上,譚維維的專輯從評分到評價人數,絕對可以顯現出影響力。
這些影響力已經在主流圈層的音樂人,雖然有著比獨立音樂人們難以企及的資源優勢,但就音樂引發的討論而言,他們也不是什麼強勢群體。
另外,豆瓣評分也不能說明什麼。現在豆瓣評分的活躍度早不如前,參考意義有限,甚至有的風格、專輯/ep都會標錯。(本篇用豆瓣截圖的最主要原因是,這樣圖會短一點,方便手機閱讀)
再說回為什麼要做這次推薦。
源頭來自於,去年臨近年底,一連爆出了N張非常感興趣的專輯。也因此寫了幾篇推送。另外,2020年應該好好做一次次的總結。又另外,2020年是一個年代的開始,對我自己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如果開了這個頭,可能意味著之後要好好緊跟時事,多寫一些聽後感小作文了,以及每年的盤點了。
這些年聽歌量是萎縮的,去年的聽歌時間,基本集中在上下班路上,《法利勝神經》第一遍聽是在出差飛機上,《冀西南林路行》第一遍聽是半夜被閨女叫醒……
蝦米音樂倒了,知乎上也有相關問題,我倒無法回答,因為早已經不用蝦米很多年。這些年告別了很多音樂平台,豆瓣fm上點了上千紅心、落網的歌單里全是陌生曲目、鄰居的耳朵上欣賞過包大師和堯十三的愛情故事、AIRPLAY曾經是一款播放器的名字……
網際網路時代見證過美好,比如蝦米一流的音樂分類和推薦功能以及編輯部歌單;見證過邪惡,比如蝦米曾經是版權問題的矛頭所指。但一切終究歸零。
技術的神話,資本的碾壓,都不靠譜。再去找歌,再去聽歌,最終還是得靠自己。只能逼自己在時間管理技能上再邁一步了。
明年,目前已知會發新專輯的,有採訪中透露過新專風聲的崔健,有微博上發了公告的新褲子、GALA,有實體專輯延期了的福祿壽,還有……
2021年,希望我們有更多時間,和好音樂、好事情相遇。
【2021.01.10| No.271】
- 工商服務
- 友情連結